吾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265章 相争

第265章 相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这些问题不是全然没有应对的办法,监督抽查、杀鸡儆猴,总有手段能让一些百姓能够从低价官粮中受益。

刘辩明白徐璆观念的可取之处,这本就是均输法配合平准之策在民生上的正确用法,而非单纯为了赚钱。

但凡他有桓帝永寿年间梁冀当政时,人口、赋税都处于巅峰的六十亿钱岁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将两者用到民生上。

可现在,刘辩只能支持曹嵩,无视徐璆的上书。

但并非所有反对者都像徐璆这般看得清楚,也分得清楚。

而说得严重些,与盐铁之议的本质无异军备与民生,总要做一下取舍的。

话说回来,这不正是马日磾昔日因为雒阳物议心生退意,与卢植一同劝说刘辩慢一慢的原因吗。

现在的汉室如久病初愈,经不起多少折腾。

对于刘辩来说,他当然全都想要。

退而求其次,似乎也该以民生为主。

当汝南的均输官出了事后,还没等田丰调查完,便有人同刘辩一样先给人定罪了,并以此弹劾曹嵩,请罢均输法。

当初均输法刚刚施行时,正是北地郡大胜之时,反对的声音稀稀落落。

可另一方面,凉州羌人或打或安抚,直到现在,河西眼看着距离收复就差一口气了,总不能就此不要了吧。

现在的鲜卑人虽还不能和匈奴人相提并论,更是在檀石槐死后再度分裂,然其近乎年年入寇,一大原因北方塞外气候寒冷,产出不足,除非将其人口缩减到塞外产出足够供养的程度,亦或是让其中一部或数部如南匈奴或乌桓一般内附否则,活不下去的鲜卑人依旧会年年南下。

就算采用徐璆的法子,用曹嵩手中的粮食压低粮价,且不说总量大概不够,在缺乏监管的当下,一旦大范围摊开,恐怕得出现一大波中间商赚差价。

况且刘辩当初同意用大商人充任均属官,本就存着一旦其不干人事就宰一刀的念头。

不然就算有曹嵩说的派个侍御史去调查一下走走过场,刘辩怎么也得在那句被田丰弹劾的话前面加一个“假如”。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