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 第323章 荀彧心情复杂

第323章 荀彧心情复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士族数十年甚至两百年的苦心孤诣,几代人的忍辱负重、精心谋划……结果却被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武夫窃居高位,关键是这个武夫还是自己放进去的,士族集团能够咽得下这口气吗?要是能接受,估计大晚上醒来都会给自己几巴掌:“当初怎么这么贱呢?”

所以,不管董卓怎么拉拢,不管董卓是不是手里拽着皇帝这张王牌,士族集团压根就不买董卓的账,这样才会出现群雄讨董的局面。

人性都是自私的!各地军阀都看不上董卓是真的,但也都想趁着这天下大乱的时机,成为最后的赢家。虽有共同的目标,也有各自的小心思,所以各地诸侯根本就办法形成合力。慢慢地,也就变成了诸侯争霸、兼并天下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局面了。

而刘寒正是抓住这一点,在双方都疲惫的时候,分别都来一刀狠的,这个也很符合刘寒的风格,要么不动手,动手至少让敌人趴几个月不能动换。

董卓人丢了不少,地盘还让给了刘寒,基本没有什么损失,山东诸侯虽然到了洛阳,但回去的时候建制都给打没了,直接趴窝几个月。

可这根本不可能,因为自从成为皇族,就必然和士族走到对立面。

为此,士族豪强也推举出一个代表——外戚。因为大多数外戚本身就是出身豪强,他们专权对豪强阶级的利益损害并不大。

宦官不一样,这个群体由于身体、见识、出身等各种局限性,一旦手握权力之后,除了忠于皇权外,他们干啥都是没有底线的,严重损害了豪族阶级的利益,破坏了东汉的政治体系。

加上人心是多变的,外戚掌握到权力的滋味之后,也逐渐膨胀,自私起来,这又加剧了双方的冲突。

所以,后来才会发生愈演愈烈的“党锢之祸”。东汉名亡于桓、灵二帝,实亡于党锢之祸。因为大量已经升级为士族的地方豪强既得利益被破坏了,晋升通道被堵死了,他们下定决心要把既有的政治秩序推倒重建,比如黄巾起义,背后就有士族、豪强暗中支持。只是起义之后就变了味,张角对士族、豪强反咬一口,虽然解除党锢,但士族豪强损失也不小。

身为谋士,从旁观者角度,荀彧看得很清楚,所以对刘寒格外重视。

但身为士人,尤其是生来尊贵而又清高的士人,一个很纯粹的士人。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用来形容他很恰当,荀彧这样的人是没有被世俗同化的,他始终坚持着自己最初的阶级信仰,他可以去辅佐一个军阀,但是他接受不了大汉倾覆,他生是汉臣,死为汉魂。

在曹操手下,此刻最为心情复杂的人,莫过于他。

失去整个士族阶级向心力的东汉朝廷是根本没有能力去管理好偌大一个国家的。税收、财政、国防、治安、赈灾、安民等等,没有早已发展为地头蛇的士族集团配合,光靠那些只知道捞钱和哄皇帝开心的宦官,指定是不行的。

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皇帝既要打压士族,又要分出利益,依靠士族帮着治理地方。

可士族已经和皇帝撕破脸了,破镜难圆,在士族集团的一个杰出青年袁绍的精心策划之下,盘踞朝堂上百年的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双双被清盘了。只是这个胜利果实并没有被士族集团吃到嘴,而是被暴力压倒一切的地方军阀董卓给截胡了。

所以刘寒才痛恨这些虚伪自私、道貌岸然的士族,才会一改之前在幽并二州的缓和态度,在清理冀州、司隶的时候对这些士族下死手,以前能放过的,现在打散;以前抄家就行,现在流放;以前要流放的,现在直接干掉;以前要杀人的,现在直接夷全族。士族首先做出下作的事,就不要怪皇族对他们赶尽杀绝。

只是,让荀彧没想到,刘寒不再是士族眼中的“睚眦必报的莽夫”,而是善于渔翁得利的猎人。只能说他伪装得太好了,十年时间,士族中就流传这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刘寒报仇,只争朝夕。”谁惹了他,没几天他的打击报复就来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