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 第307章 今宵一曲与君上青天

第307章 今宵一曲与君上青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后他抬头望向夜空圆月,开口吟诵: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赵柽看那喊话的士子,笑道:“就填一令吧。”

下面那名士子闻言叫好,显是对曲情有独钟。

严士子等人却是紧皱眉头,身为太学生,读书十几二十年,也都了解清曲这种东西,甚至也写过,不过没人能写好。

只因为曲这东西不但要读书人能听明白,老百姓也得明白,须通俗易懂,这对整天之乎者也,做典故文章的学生来说,实在是有些拧巴。

所以写出的曲往往不伦不类,说词不词,说曲不曲,颇有些四不像感觉。

而套曲则是由若干不同曲牌的曲子组成一套,抒发同一种风景事物情感。

这种清曲,基本不进戏内做唱词,和戏内那种许多牌子串起来,唱说不同事情的大曲有区别。

清曲每个曲牌下极少做增添字数,大抵按照固定字格来。

除了韵律使用和词不同之外,就是措辞更加通俗直白,雅俗共赏,更能被人听懂,嬉笑怒骂更加顺畅。

但也正因为曲的言语通俗直白,就是寻常百姓都能听懂,所以学正才言不登大雅,认为百姓都能听懂的东西,大抵不算高深。

下面那士子又喊道:“兄台做个什么牌子?”

赵柽道:“就做一首折桂令好了。”

那士子闻言眼睛发亮,连声道好。

原是这折桂令的曲牌子是由唐词牌演变而来,又名“秋风第一枝”、“广寒秋”、“蟾宫曲、“天香引”等名,最是对中秋月圆应景,所有曲牌没一个比这折桂令更适合做中秋曲子。

赵柽回头瞧了眼后面太学官员,只见个个神色复杂,不由微微一笑,心中暗道,云庄先生,得罪了。

但从流传角度来说,一首好曲于当世的流传,其实是要高过词的。

毕竟词多流于上层士大夫,限于人数,而曲更流于市井,听到的人更多,更通俗易懂。

至于宋曲后世流传不及词,只是因为本朝尚词,士大夫追捧,刻意与黎庶拉开距离。

正如唐朝尚律绝古诗,所以唐词后世流传不多,元也一样,元尚曲,所以元词后世便少。

这种清曲还有个名字,民间多称之为散曲。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