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九阴真经 > 九阴真经 第25节

九阴真经 第25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时,阿虎、宗泽等人也赶到大帐,阿虎将王一叶和陈东扶起。黄裳道:“宗泽将军,我去会会那明教魔匪,现在你负责这八千将士,若明匪来战,只守不攻,切记。”宗泽道:“大帅,你为万军之首,切不可轻易离帐,还是让我去光明顶,说服明教。”黄裳道:“老将军不必担忧,我自由主张。”宗泽焦急道:“大帅,你不可只身前去光明顶!”黄裳高声道:“宗泽将军听令,现由你负责这大帐事务,不得有误!”宗泽俯首道:“莫将遵令!”阿虎忙道:“黄大哥,我与你一同前去。”黄裳道:“你守在帐中,不得擅自离开。”阿虎道:“是。”

黄裳出了大帐,施展大鹏神功招式,片刻功夫,已到达光明顶山下。黄裳驻足环视,只见盔甲满地,却不见一具尸首。黄裳向那光明顶望去,但见一座巨峰拔地而起,巨峰四周绝壁千丈,似刀削斧切,巨峰顶上烟气袅绕,云雾腾腾。黄裳在山脚周围巡视一番,竟未见到上山路口。黄裳提起一口气,沿壁而上,约摸攀了数十丈高,终于看到一座宽大平台。黄裳登上平台,看到在平台尽头,一条盘山小道直通山顶,而在平台下面,亦有一条极隐秘的山道,从山脚下蜿蜒上来。黄裳看那山道,狭窄险峻,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黄裳正要向那山道行去,突然,一黑衣少女从山路翩然而下,黄裳定睛细看,这女子竟是蔡可!

黄裳率领一万大军,向光明顶进发。那光明顶乃是明教之圣地,明教教主及明教左右光明使、各大护法、散人皆在光明顶。明教兴盛时,明教教徒分散于各地,但每年某一时日,明教各地众教徒皆会赶回光明顶,朝拜圣坛,祭拜明尊。

黄裳大军行得数日,距离光明顶已是不远。黄裳将各部将领召集于大帐,黄裳道:“这次我等奉旨征讨明教,不知各位将军有何妙策?”黄裳说完,帐下一人上前一步道:“元帅,我朽有些拙见,不知当讲不当讲?”黄裳看去,乃是老将军宗泽,黄裳道:“老将军有何高见,尽管讲来。”宗泽道:“据老朽所知,那明教教徒皆是重义轻生之士,若强行剿灭,明教教徒虽少,却也不易轻易剿灭。老朽以为,可派一善辩之士前去明教,晓以大义,若能将其收复,乃是上上之策。若明教仍执迷不悟,再将其剿灭,此乃先礼后兵,或许可避免刀兵之灾。”

宗泽话语刚落,只听一人道:“老将军此言差矣,明教魔匪妖言惑众,凶残暴戾,当下魔匪仅有七百余众,我天朝大军怎能与其和谈?大帅,我愿率三千兵马,前去光明顶,将明教魔匪剿灭。”黄裳看那说话人,乃是朱勔,朱勔原本是苏州一商贾,因频频采得奇异花石,被皇上封为“威远军节度使”,而先前明教教主方腊起事,便是以“诛朱勔”为名。这次黄裳征讨明教,朱勔也跟随一同前来。

黄裳未理会朱勔,对宗泽道:“老将军所言派一善辩之士前往明教,以老将军之见,可派谁前往?”宗泽道:“老朽不才,愿前往光明顶,说服明教。”黄裳点点头,道:“其他将军有何见解?”

王一叶道:“大哥,明教光明顶有七巅十三崖,道路极其险恶,当年我梁山将士平定明教,在攻打光明顶时,死伤了不少弟兄,那明教教徒虽少,却也不能轻敌。”黄裳点点头。帐下又站出一人,黄裳看那人,乃是太学士陈东,陈东上前道:“我赞成宗泽将军之策,最好将明教众教徒收复,若不成,再出兵攻打光明顶。”

李邦彦抽泣着站起身来。群臣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三卷(本卷章目调寄“柳梢春”) 第二十一章 光明顶上(2)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1 本章字数:1066

黄裳领命退朝,来到皇宫外苑,在一座小院前,黄裳停住脚步。但见院内鲜花盛开,绿草葱映,这便是李宪生前小院。黄裳进了院门,院内所有什物皆同从前,庭院中间,石桌旁边的石蹲却少了一个。黄裳站在石蹲前,往日与李宪交谈之情形历历在目,黄裳悲从心升,感伤万分。黄裳站立不久,从屋内走出一人,只见此人头发花白,面色苍老,乃是一位年老太监。那太监走到黄裳面前,施礼道:“老奴见过黄大人。”黄裳忙还礼道:“公公乃是侍奉皇上的宦官,怎能如此贱称自己。”那太监道:“我等之人终究是一奴才,现在我年岁已老,只能叫做老奴了。”那太监继续道:“之前这小院乃是李宪公公所住,李宪死去之后,老奴就被命在这座小院居住,这座宅院也就是老奴的生前坟墓了。”黄裳想起李宪伯伯亦是如此年迈孤单,心中更加伤悲。黄裳道:“公公可知李宪是如何死去的?”那太监神态顿慌,颤颤道:“老奴……老奴只是听说好像与童大人有关……这个,这个老奴不知……”黄裳道:“公公不必为难,李宪在世之时我常来此院,今日我来此院,只是随意看看。”那公公神色轻松许多,俯身道:“黄大人尽管看便是。”黄裳在院中待了片刻,之后,告辞离开。

黄裳离开小院,驾马向汴京城外行去,半个时辰工夫,黄裳来到李宪坟前。黄裳双腿跪倒,久久沉默,许久,黄裳缓缓道:“李伯伯,平定明教,实非黄裳所愿。那明教教徒皆是扶危济困,行侠仗义的汉子,但皇上降旨平定明教,黄裳作为臣子,不得不从。这次我主动请缨率兵出征,是想将明教众教徒一一收复,为我大宋所用,以避免妄开杀戮。明教教徒虽尊崇异教,却是我大宋子民,黄裳不忍看我大宋子民惨遭杀害。若明教教徒不从,我自会将其解散,以复圣命。”

黄裳沉思片刻,高声道:“王一叶、陈东听令。”王一叶、陈东大声道:“莫将在。”黄裳道:“本帅命你们二人分别为正、副先锋,率领两千人马,速速前去光明顶,距离光明顶十里之后驻扎下来,每日擂鼓示威,但切不可与明教交战。”王一叶、陈东大声道:“是。”王一叶、陈东领命而去。

黄裳道:“宗泽将军所言极有道理,本帅亦有此意。我与明教教主余章子曾有过一面之交,我想收复明教也绝非不可能之事。”宗泽道:“老朽已想了一些对策,正想报于元帅。”黄裳喜道:“好,我当与将军仔细商讨,以能将明教收复。”黄裳高声道:“大军继续进发,前往光明顶。”帐下诸将高声道:“是。”

黄裳率大军继续向光明顶进发,又行了数日,距光明顶已不足二十里。这两日,黄裳与宗泽商谈如何能收复明教,心中已有些把握,黄裳很是欣喜。黄裳又行了一程,将大军扎下,四周查看,却不见王一叶、陈东部众。黄裳坐于大帐,正纳闷之时,忽然从帐外进来两人,两人浑身血迹,衣衫破乱,黄裳仔细看去,却是王一叶、陈东两人。两人进入大帐,扑通跪倒,黄裳惊道:“你们两人怎么成了这个样子?”王一叶大哭道:“大哥,我对不住你……”黄裳顿感不妙,道:“不要慌张,慢慢说来!”王一叶哭道:“两千大军……两千大军被明匪……全部消灭了……”黄裳大惊,道:“你说什么,你带的两千将士……被明教……全军覆没了?”王一叶点点头,俯首大哭。

黄裳急道:“就短短数日时间,两千将士怎能全军覆没?就你们两人回来了?陈东,你给我说来。”陈东满脸鲜血,喘息道:“大帅,我们按你的指令,驻扎在光明顶十里之外,每日擂鼓示威,可是那明匪凶暴无耻,每日咒骂,王将军气愤不过,便下令开战了。”黄裳怒道:“王一叶,我让你不与明匪交战,你怎不听我将令?”王一叶哭道:“大哥,那明匪骂我梁山兄弟是走狗,是鹰爪,说我梁山兄弟到头来还是被主子拔皮煮了……骂我倒没什么,但他们骂我梁山兄弟……我实在忍不过,便下令出击了……”黄裳怒道:“混帐,为一时之气,竟敢违我帅令!”王一叶抹了一把眼泪,道:“大哥,一叶对不住你,可是朝廷那些官兵,有的连弓箭都拉不开,有的连马都不会骑,这样的兵将,怎能打仗?”黄裳猛拍案桌,大喝道:“无理狡辩!”黄裳满面怒气,道:“陈东,你身为副先锋,为什么不去阻拦?”王一叶哭道:“大哥,陈将军一直阻拦我,只是阻拦不住,若没陈将军,我也回不来了。”黄裳厉声道:“两千人都没了,你还回来干什么?”

王一叶停住哭声,道:“一叶回来,只是想见大哥最后一面,一叶多谢大哥救命之恩,多谢大哥教导之恩,来生一叶还跟着大哥……”王一叶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猛地向自己胸部刺去。黄裳见状,拿起案上一只竹笔,迅速向王一叶扔去,只听“当啷”一声,王一叶手中匕首被震落在地。王一叶眼望黄裳,泣声道:“黄大哥……”

黄裳停息片刻,又道:“李伯伯,我知你死与童贯有关,但童贯乃是朝廷众臣,此次又要举兵伐辽,我只能全力协助于他。我本想团结朝廷众臣,共兴大宋,但童贯、蔡京等人屡屡与我公开作对,有时我深敢无奈。世事繁杂,黄裳只能尽微臣之道,竭尽全力,报效圣恩。”

黄裳继续道:“李伯伯,当今圣上对我恩宠有加,有时我甚至受宠若惊。我屡屡奏荐,圣上虽听我荐言,却并未实施采纳。我当谨遵李伯伯遗嘱:凡事以社稷为重。我自当斟酌损益,进尽忠言。李伯伯你地下有灵,亦要保佑我朝太平无忧。”

黄裳看那坟头,已有新草冒出,但坟头大部多仍是赤裸新土,一阵疾风吹过,尘土四处飞扬。黄裳磕了四个响头,站起身来,慢步向回行去。

第三卷(本卷章目调寄“柳梢春”) 第二十一章 光明顶上(3)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1 本章字数:2667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