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狼烟晚明 > 二百六十六章 终结(一)

二百六十六章 终结(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二部最后一章还会再加个以前早就发生的大事件,道理一样:朱由校马上也要挂,也不会在乎多给他安排点戏份再去领盒饭,哈哈。

具体啥事?嘿嘿,且听下回分解。」

本着没有矛盾就要创造矛盾、小矛盾一定要挑唆成大矛盾、大矛盾一定要激化成一场灾难的优良传统,整个京师官

场变成一锅粥,所有人都要站队,清流们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口号:非为同道,便是仇敌!想置身事外不掺和明哲保身?咄,奸佞,参你!

这回的动静闹得实在太大,一直病恹恹的圣天子再也受不得过山车般大喜大落的心理刺激,再加上非要强撑着献捷太庙,受了风寒,身体状况迅速恶化起来。李世忠急红了眼,叫东厂找茬抓了几个吵吵得最凶的关到镇抚司狱里,没想到真有人仿佛中了邪,大牢里一口一个竖阉地疯喊,李公公的手下也不是吃素的,上了手段,结果整死了几个。

这下,表面上倒是没啥动静了,但谁都看得出来,这是狂飙前的宁静,一股汹涌的暗流正在酝酿激荡,即将掀起一场席卷帝国的滔天巨潮。

*这还真不是我瞎扯,在真实的历史上,奢安之乱平定以后,是川军功劳大还是黔军功劳大朝廷里朱燮元的对头们确实曾吵得不可开交,结果是原本并肩作战的战友反目成仇,川黔二省势同水火,后来矛盾激化到张献忠流窜过来大家相互见死不救甚至彼此落井下石……

这还了得?

得继续折腾!

怎么折腾呢?

好办:在兵费核销和功劳上做文章。

庞大的资金、吃掉的粮草、动员的劳力、消耗的物资……所有这些帝国财政肯定要补贴,不过只会补贴一小部分,七成多要由战乱涉及的各省分摊掉——具体哪个省摊多少、报上来以后又能核下去多

「原计划本章作为第二部收尾,没想到一动笔就没收住,暂且分成两部分吧,争取这周完稿。

昨晚有读友私下问,说崇祯年开始郑芝龙就被招安了,德川幕府也强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为啥我前面还要提一嘴倭患……

拙文的读者虽不多,但素质质

量没话说啊!从侧面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写得确实还行,能入行家法眼,嘿嘿,自豪ing……

算了不自吹了,回答如下:前面两部都没写到倭患这个话题,本着尽可能多涉及到一些可以科普的知识点(其实是卖弄,嘿嘿),所以会在第三部讲一些。反正崇祯最后都是自挂东南枝,也不在乎再多加点戏码了,对吧?^_^

少,这里面便大有文章可做!

此外还有功劳。孙杰的编制在京营,不归地方,但劳顺所部是川军总是事实吧?罗乾象勉强也算四川的,刘超原来的编制在广西,在贵州打了那么多年,就算黔系将领好了、陇氏安云翱算滇军,那乌撒府的设白到底是算四川(行政区域)还是云南(没有陇氏安云翱之助这蛮婆子连命都保不住)还是贵州(安效良以前可是一直跟贵州的水西一伙啊)呢?各省的军功哪个大哪个小总要议一议,没毛病吧*?

为啥非要分功到省呢?因为要算各省文官们的赞画之功啊。打仗嘛,砍人只是最最等而下之的一方面!汉高祖怎么说的?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得靠萧何,你就说对不对吧!所以呢,抛开现象看本质,功劳,咱们文官得占大头!

嘿哟,差点忘了,还有其他问题呐!早先时候某些大人把朝廷官职当儿戏甚至人情,也不管出了力没有到底值不值就滥赏了一堆蛮夷,这个也还罢了,那安效良和莫德几个可是走投无路才降的没错吧?以前犯下那么多的滔天大罪怎么算,难道就一笔勾销了吗?!要是这样,岂不是谁都能先作乱,打不过一降就完事了呗?是不是这个理儿?

……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